时间:2022-09-15 19:48:54 | 浏览:459
红网时刻12月20日讯(通讯员 唐杜 刘天文)文艺是新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近年来,荷塘区文联在株洲市文联、市直各协会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荷塘区委、区政府、区委宣传部的正确领导下,在组织建设、人才培养、品牌打造、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相继被评为“湖南省文联系统先进单位”“株洲市文联系统先进单位”“株洲市文明单位”。
抓辐射带动,构建文艺之家
荷塘区成立了区书协、美协、作协等9个专业协会,会员400余人。相继建立了“荷塘区文联文学艺术交流创作基地”“协会活动基地”13个,面积近4000平方米;建立“仙庾耕食小镇”“九畹书画院”“茶陵东阳湖”写生创作基地3个。利用各文艺基地优势,邀请领导、知名专家开展系列文艺研讨、笔会交流活动近40余次。与江西鹰潭、湘西花垣等地缔结友好文联,与石峰区、芦淞区、渌口区率先成立城区文联联盟,有效的拓展了文联的视野,打开了基层文联工作的思路,破解了基层文联面临的实际困境,提升了文艺家们的创作水平。区文联组建了“荷塘区文联”“荷塘文学”“荷塘清韵”3个微信公众号。通过建设“互联网+文联”“互联网+协会”,利用中国文联、“在荷塘”“荷塘区文联”微信公众号等主流网络平台,有计划的推介宣传区域内艺术创作水平突出的文艺家和拔尖青年人才近50人,着力优化人才结构与青年人才梯度培养,为他们用心策划包装,主办了一批高质量的文艺人才个人专栏、电视采访报道、微电影拍摄、网络作品展示、作品市场推介等线上活动近60场,展示优秀作品近400幅,有力扩大文艺家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充分发挥文艺领军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为荷塘文艺营造了热气腾腾、生机勃勃的工作氛围。
坚持人才培育,提升文化品位
近来年,区文联引导各协会积极吸纳人才、壮大队伍、规范管理,每年选派优秀的中青年人才参加各类专业培训,组织各协会选派文艺人才参加全国、省市各类展览比赛,全区文艺创作获世界级奖项2个、获国家级奖项18个,获省、市级奖项近110个。其中,3人获得省、市级艺术基金资助,3人入选省文艺人才“三百工程”。围绕区委政府中心和重大节日,区文联积极出资举办“忠孝荷塘”“清风荷塘”“大美荷塘”“幸福荷塘”等系列大型书法、美术和摄影作品展览以及文学诗歌征文大赛近20场,创作各类作品累计4000余件项,累计展评精品2500余件项。设立荷塘文艺人才扶持专项经费培养区域内拔尖的文艺人才,成功的为国家级会员书画人才晏云、陈伟红、李运南、陈越胜等举办了个人作品专场展览,为全区近15名90后书画专业人才包装策划了作品电子微展与国展冲刺培训活动。
坚持以民为本,助推“幸福荷塘”
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充分发挥各艺术门类优势。组建了9支荷塘文艺志愿者小分队,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在湘华社区等基层建立了多个文艺志愿者服务站,开展各类文艺惠民活动近480余次。开展“送春联、送演出、猜灯谜、赠剪纸、城乡帮困慈善义卖、公益舞蹈进小学校园、文化润民荷塘大讲堂、荷塘读书会经典诵读进社区、乡村银龄老人赠摄影”等文艺惠民活动,服务群众5万余人次,切实提升了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归属感,助推了“幸福荷塘”的发展建设。
荷塘区文联将团结和带领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锐意进取,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坚持创新发展,在探索中前行,在改变中提升,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做出出新的更大贡献。
五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如何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释放国内消费潜力,将是十四五期间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础,在其中,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金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过去五年,南宁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一直奔跑在创新路上,用“新”实现高质量发展。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南宁努力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过去五年,南宁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漂亮“答卷”。
农生文还详细了解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情况,强调要积极做好我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和项目策划等工作,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更多支持,不断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覆盖面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市民高质量出行需求。农生文强调,要高效推进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科学调度、优化工期,推动规划项目早日开工建设、投入运营。
在制造业方面,增长极功能显著增强,其中智能新能源汽车成为新片区首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张宏韬说,“面向未来,临港加快建设独立综合性节点滨海城市,上海将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前沿产业集聚区、打造新兴产业改革发展的创新试验区、打造城市数字化转型的示范样板区三个方面重点支持。”
【经济界面】跑出高质量发展的“深圳速度”——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三周年观察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经济特区到先行示范区,尽管内涵更丰富、要求
南方财经全媒体 见习记者陈思琦 深圳报道 8月18日,深圳迎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三周年。三年前的今天,《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下发。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
在广东,到底有多少湖南人?没有标准答案。有人说,有近两千万人;还有人说,至少有1300万人。在湖南的农村,基本上整个村子里的富余劳动力,南下的人占了绝大多数。逢年过节,到处都是悬挂广东牌照的私家车,把回家的路堵得水泄不通。在湖南省,当地的两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正式公布三周年。截至目前,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部署的56项重点任务中,14项已经完成,42项取得重大进展,一系列重大改革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从先行先试到先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从“经济特区”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深圳,在新时
日前,一场主题为“党建+低碳文明”的专题研讨会,在深圳国际低碳城所在的坪地街道举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南方城市智库专家,与街道领导“面对面”共话“坪地碳路”。坪地地处深圳东北角,深圳国际低碳城坐落于此。“公司博士增至30人了,大家